胆囊结石相关科普!《中华外科杂志》——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指南(版)指出:胆囊癌危险因素:1.胆囊结石:约85%的胆囊癌患者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患者患胆囊癌的风险是无胆囊结石人群的13.7倍。胆囊结石直径和数目与胆囊癌的发生呈正相关;胆固醇和混合胆固醇类胆囊结石危险度更高。2.胆囊息肉样病变:具有恶变倾向的胆囊息肉有以下特征:(1)直径10mm;(2)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3)单发息肉或无蒂息肉,息肉生长速度快(生长速度3mm/6个月);(4)腺瘤样息肉。3.胆囊慢性炎症:胆囊慢性炎症伴有黏膜腺体内的不均匀钙化或点状钙化被认为是癌前病变。胆囊壁钙化可形成瓷性胆囊,约25%的瓷性胆囊与胆囊癌发生高度相关。4.“保胆取石”术后胆囊:“保胆取石”术后,导致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和胆囊炎症未消除;温馨提示:胆囊结石属常见病、多发病,请定期体检,若结果异常建议及时咨询专科医生,不要道听途说,延误病情,或者不以为然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如何预防胆结石的发生?1、有规律的进食(一日三餐)是预防结石的最好办法。2、选择合理的饮食结构,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习惯。适当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饮食,以改善胆固醇的排泄。3、研究显示,胆囊结石病具有遗传倾向。因此,家族中有胆结石患者的,更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同时,专家认为年龄、肥胖、高脂饮食和血脂异常是诱发胆结石发病的危险因素。建议定期检查腹部B超、血脂,及早发现胆结石,防患于未然。胆囊手术指征主要包括: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无症状胆囊结石多年;反复发作的胆囊炎;胆囊结石直径超过2cm;胆囊结石合并有胆囊息肉;瓷化胆囊;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cm,单发息肉且基底部宽;胆囊息肉有症状者;胆囊萎缩;胆囊充满性结石,息肉或者结石位于胆囊壶腹部或胆囊管处;胆囊息肉短期内迅速增大,不排除胆囊癌;老年胆囊静止性结石;合并有糖尿病或者胆囊结石长期进行野外工作的人群等等。胆囊切除对身体有没有影响?国内外专家表示,胆囊是储存胆汁的小器官,而胆汁是由肝脏产生的液体,胆汁能帮身体分解脂肪,但有手术指征的胆囊切除后,不会明显影响消化功能,大约40%手术患者在术后出现轻度症状,如腹泻、胀气或腹胀感,而这些症状通常会逐步好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