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互联网则起源于冷战。
年,苏联把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让整个美国震惊不已。国防部长内尔麦克尔罗伊火速走马上任,成立了一个新的战略研究开发机构——高级计划研究署,简称阿帕(ARPA),研究方向是人造卫星、战略导弹等。
一年后,美国专门成立了国家宇航航天局(NASA),阿帕的经费锐减,署长罗伊约翰逊决定辞职,离开之前提出一份报告,建议阿帕淡化与军方的合作,成为一个基础研究部门。
年,阿帕的信息处处长鲍伯泰勒建议阿帕出资,把一些电脑联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因为当时尽管一台主机可以与许多终端相联,但不同的终端有不同的操作系统和不同的操作口令,工作人员疲于奔命不说,还根本不利于信息的共享。
年,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的天才拉里罗伯茨来到阿帕,开始着手制定联网计划,由此迈出了计算机联网运动的第一步。
年,罗伯茨正式向阿帕提交“资源共享的电脑网络”计划,并马上落到实处,一年后,在西海岸的四个节点首先联网,他们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研究院、加州大学桑塔芭芭拉分校和犹他大学。
罗伯茨提出的电脑网络因为是阿帕的项目,因此叫做阿帕网(ARPANET)。阿帕网提出了两项关键的技术,一项叫“包交换”,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分组交换”,一项叫“中介信息处理器”,就是今天所说的“路由器”。分组交换理论奠定了Internet的理论基础。
网络世界的“联合国宪章”——网际协议和传输控制协议(TCP/IP协议)是年由文顿瑟夫制定的。
当网络中的两台电脑交流信息时,需要有约定的共同语言,这个语言就是大名鼎鼎的TCP/IP协议。年,在加州大学念博士的瑟夫碰到了硬件专家鲍伯卡恩,两人一见如故,共同研究电脑网络间的协调问题。年,瑟夫在开会间隙突然灵感骤现,提出了能够连接不同网络系统的网关(Gateway)的概念,这为TCP/IP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之后,瑟夫和卡恩以《分组网络互联的一个协议》为题正式发表文章,引起了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