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问:中医到底能治什么病?
如果说中医能治现代医学治不了、治不好、不能治的病,有些调侃,但也说出当前中医如同鸡肋的困境,很多病症最后都没有招了才想起来找中医试试,但诸多时候也能试出好的效果,甚至试出医案奇迹。
实际上中医不仅理论博大精深,而且历史源远流长。
中医体系起始于春秋时期,成书于《*帝内经》,统一于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发展、丰富于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家以及明清时期的温病学派,千年来,中医理论和实践被历代中医名家不断细化和完善;
最终形成了脾肾同求,补泄兼顾,升降同调、寒温并用、天人合一、阴平阳秘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医防病、治病、养病的思想体系。
其实,用化繁为简思维逻辑分析,中医几千年来研究的病不外乎“形、气、神”三类问题,对应人体无形能量和有形物质的异常而表现的病症。
1.形病
形的问题比较容易理解,可触摸,可侦测,甚至不用借助科技仪器,肉眼可见的器质性病变也就是有形的物质问题。
诸如肿胀、淤血、变形、肿瘤、结节、息肉、囊肿、结石、积液等等有形的可检测或者解剖学可见的器质性病变,中医都可以称为形病。
内经云:形伤则肿。
《金匮要略》: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
中医认为:有形于积,无形乃聚。久积聚结,行急症瘕之作。五脏之积,六腑之聚。于五积六聚之,乃恶候也。
对于器质性病变,救死扶伤的现代医学标准操作一般是手术切割放化疗、以及更高端的器官移植。比如常见的扁桃体切割,胆囊切割,糖尿足截肢,阑尾切除,肿瘤切除,息肉切除,囊肿切除,痔疮手术、结节切除、腺体摘除等等,结果患者往往是不死也伤。
中医认为:病非素体之物,能得亦能除。所以多采用针灸药来处理形病,让气机通畅,阳化气,则阴实自消;
形病往往是久病失治或者误治导致,久病必虚,久病必於,中医辨证论治,以活血化瘀,软坚破甲为治症思路,从人体寒热环境改变,正气提升,经脉通畅等方面有效入手,可有效处理积聚癥瘕等形病。
《金匮要略》所述杂病问题,脏腑辨证,总体上偏于形病,实证较多,不该有的东西积聚了,留下来了,包括水湿痰饮、癥瘕、瘿瘤、积聚、岩痞、肠癖、肺积、疮痈等等。
2.气病:
气机问题,包括经络气机,脏腑气机,升降问题,出入问题,收藏问题,疏泄问题,生发问题等,这些问题可能是现代医学说的功能性问题,可能有生化指标指征,可能没有生化指标异常,属于无形的能量问题。
现代医学生化指标上有细菌、病*、基因、RNA等异常问题,但是现代医学靠杀菌杀*激素免疫等疗法并不能有效解决气机问题,比如失眠、三高、过敏反应、免疫系统疾病、身体疼痛、脏气衰竭、肠胃功能失常等等这些都是现代医学无法治愈而又常见的中医气机不通畅导致的病变。
内经云:阳化气;气伤则痛。中医的气属于无形的看不见而客观存在的能量,包括阳不足,阳虚、阳亢;气虚,气不足,气滞,气郁;寒热温火等。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比虚;
所以温通经脉,提升正气,补养脾肾,实现肾气有余,气脉常通等是中医治疗气机问题的基本思路。
现代医学在气机问题上,出现生化指征的改变,能用的方法也仅限于杀菌、杀*、维生素、类固醇、止痛片、免疫疗法等去控制改善一些生化指标,根本无法治愈任何气机类疾病问题。
《伤寒论》所谈外感病包括瘟疫等问题,大都属于气机问题,外感邪气和七情内伤导致的偏重气机问题和机体功能问题,且虚症较多,该有的物质没有了。因为气机问题导致功能没有了或者失常了就会表现为发热,汗液异常,吐泄,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头痛项强、消渴、头晕目眩、疼痛瘙痒等等,如感冒、三高、过敏等。
3.神病
中医认为五脏藏五志,神*魄意志。
内经云:心为君主之官,主明则下安;
伤寒论:实则谵语,虚则郑声;神昏谵语;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默默不欲食....
这些都是神志问题,历代医书提及癫、狂、痫、郁,中医四大情志病;
也就是现在的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狂躁症,多动症等等情志问题。
中医的情志病都可以归结为五脏六腑,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的“形、气”问题。
情志病往往是伴随气机、形质的问题而发生的,也就是在有形物质和无形能量出现问题时,情志也可能会发生异常。
比如:
心虚则悸,心气不足心阳虚,容易遇事心慌,心跳,心悸;
胆虚则惊,胆气不足,胆阳不能生发疏泄,则胆小,一点声音都惊恐,犹豫不决,决断力不足。
一旦心胆气虚阳虚则容易紧张、焦虑、失眠等等,所以诱发了现在说的焦虑症;
中医认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中医从心胆出发,疏肝理气,振奋心阳,能很好的解决心胆问题导致的焦虑紧张问题。
脾主饥,脾主肌肉,脾主意,一旦脾虚就没有胃口,没有力气,记忆力不好;
肾主志,肾主生殖,肾主骨,一旦肾虚,就没有欲望,没有兴趣,没有志向,浑身发软。
一旦脾肾两虚,则容易抑郁,容易厌世,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好吃的不想吃,男女之事也没有兴趣,失去了努力和奋斗的目标,所以容易有自杀倾向,并且自杀成功率很高。
《难经·二十难》:“重阴者癫,重阳者狂”。
多喜为癫,多怒为狂。然喜属心,怒属肝,二经皆火有余之地,大都谋为不遂,郁抑不得志者恒多。且癫在腑,痰流包络,故时发时止;狂在脏,痰伏心络,故发而不止。
心主神明,主言,所以心虚、痰郁心包则癫,言语失伦,失*戏笑;
痰火扰心,热入血室,阳明实热,邪热入心、心肺实热等暴病如狂,精神不爽,狂不知人,神昏迷惊;
饮食失节,脾胃亏损,积为痰饮,以致涎潮上涌,痫入五脏,发为五痫。
中医治病条理清晰逻辑分明,几千年来都是研究人怎么不得病,得病的原因,以及如何用中医五术来治疗人身的病,而不是杀伐对抗,所以才有医为仁术,医者仁心;
人的病往往是人体“形、气、神”一个或者多个出了问题的表现,中医四诊,辨证病因病机,针灸药等医术,循经取穴,虚实结合,补泻兼顾;六经辨证,脏腑辨证,以证组方,大都可以解决百姓常见问题。
中医到底能治什么病?
对于中医典籍有明确描述的“形、气、神”三病,千年传承的中医已经基本解决了,拿来用就好了;
对于当今社会环境下的新出现的“形、气、神”病症也可以通过中医特有的辨证论治,也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如中医药治疗新冠、SARS等,疗效显著。
对于意外伤科,热兵器伤科,这是救死扶伤的现代医学手术专长,但在人体康复环节,中医药仍然有无法替代的其特色专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