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听懂医生的诊断结果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曝光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153139.html

你可能会说:医生都已经给了诊断结果了,怎么还会听不懂呢?其实很多时候,医生表达的意思和老百姓理解的意思是两回事儿。这种认知上的差别,特别误事,可能会让小问题发展成大病。

既然后果可能这么严重,医生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呢?别误会,医生不是不想告诉你,而可能是医生太忙了,给你说完结论以后,没有时间详细解释。

这可不是为医生找借口,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原来在门诊的时候,每天上班8个小时,很多时候要接诊上百个病人,分配到每个病人的时间最多也就五六分钟。所以,在那五六分钟里,我就只能问病人目前最明显的症状,没有更多的时间追问病人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生活习惯和经历。

回到患者的角度,我们去看病的目的,是为了恢复身体健康。在与医生的沟通中,如果我们能够听懂医生的指导信息,做到双方理解一致,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恢复健康的主动权抓在自己手中。也许你会问,我不具备专业知识,我怎么能听懂医生的诊断结果呢?

第一,观察,也就是没事;

第二,随诊复查;

第三,医院治疗。

我们一个个来看。

一、没事

先说第一种:没事。

医生说的没事和病人理解的没事,其实是两码事,通常有几种可能:有可能是真没事,或者是没大事;还有一些疾病不需要医学干预,靠自身的自愈力就能痊愈。

比如普通感冒5-7天就会自愈,一些口腔溃疡7-10天也会自愈,还有像一些很小的伤口,不用处理,几天后也会自己愈合等。

也有可能是身体有症状或体检指标异常,但离达到手术或药物治疗标准还有较长一段距离。这种情况需要自己采取措施,进行健康管理,让症状减少,让指标恢复正常,就能远离疾病。

可很多病人都会忽略这个阶段,所以,正确听懂医生说的没事很重要。

下面,我讲一个我年遇到的病例。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性,医生说她的子宫肌瘤长得太快,月经量太大,而且评估贫血的指标,血红蛋白只有正常人的一半,医生就建议她马上手术。

她来找我的时候,我很奇怪,肌瘤从小到大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她怎么就没重视呢?

一问才知道,原来年她第一次体检时,就发现子宫有个小肌瘤,还有轻度贫血,当时医生说没事,因为太小不用手术和药物处理,还说很多女人都有贫血,回去后加强营养就可以了。医生都说没事了,她也就没在意,但不久之后,她开始月经有血块,量不仅特别大,而且时间长,后面还出现了四肢冰凉、偏头痛、脸上长斑等症状,现在竟然发展到了要做手术的程度。

所以,医生说的“没事”到底该如何理解呢?

医生每天要为无数的患者做诊断治疗,面对非常多的疑难杂症,大多数临床疾病,对医生来说都是简单的,甚至不是事儿。医生所说的没事,更多是说目前病情还轻、没有危及到生命,有充足的时间采取措施,逆转病情,但并不代表这个人就是健康的。

打个比方,60分以下是不及格,也就是疾病;60分以上是及格,也就是正常。可是你能说考了60多分的人学习好吗?当然不行,只是勉强及格而已。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向医生询问,他所说的“没事”究竟是什么意思。

就像上面提到的这位肌瘤患者,无论是肌瘤太小还是贫血,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被忽略的,其实贫血的早期和中期本可以借助生活习惯、饮食、营养、运动锻炼等方面的辅助手段,改善贫血,增强身体的自愈力,有可能身体很多症状就会减少。而如果像她一样以为真的没事,继续糟蹋身体,小问题就一步步拖延到了手术。

二、随诊复查

说完了“没事”,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复查”。如果医生看完检查报告后告诉你,过一段时间再来复查,这个时候你就得特别注意了,你要意识到,你的身体目前存在疾病的风险。

虽然在处理方式上和“没事”相似,但紧急程度完全不一样,复查需要马上采取有效管理,不然很可能快速发展到疾病的地步。这里面通常包含了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如果医生不给你开药,只告诉你过一段时间复查。这通常意味着,体检结果离手术和药物的治疗比较近了,医院处理,但是要做好观察,随时准备好可能的变化。

像轻度的尿酸高、血脂高以及长出来的小结节、小囊肿、小息肉等疾病,复查是为了观察疾病的发展情况。很多人会认为,观察、不需要用药或者做手术,就是什么也不做,坐等疾病发展,那样就大错特错了,最后只会把小病拖成大病。

我曾经碰到过很多这样的病例。比如说有一个病人,来找我咨询的时候拿着几张体检报告,上面显示,第一年肺部结节0.8cm,按医生的经验,这时候一般是不需要治疗的。所以医生告诉他需要戒烟戒酒,注意饮食,过段时间再来复查。

第二年的检查结果,结节从0.8cm长到了1.9cm。虽然增大了一倍,但医生经过更全面的检查,发现是良性的,没有达到做手术的标准,还是让他定期复查。可到第三年,检查结果显示已经发展成了肺部肿瘤。他一直在问我,我也定期复查了,怎么还会变成肿瘤呢?

你看,他听医生只是说复查,就以为没事,回家之后继续抽烟、喝酒、熬夜。虽然按照医生说的也定期复查了,但病情还是会不断加重。其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观察阶段就找到病因,改变生活习惯,主动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再次复查时,就有可能远离了生病风险。

第二种方式,如果医生既给你开了药还告诉你要复查,这就意味着指标的异常情况已经达到疾病的标准了。但是因为病情较轻,或者是慢性病,只需要服用药物,院外治疗。

这种情况,除了使用药物来控制症状,还需要通过定期的复诊观察病情变化,或者评估用药效果、药物对身体副作用的大小。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医院时,我为了尽快提高业务水平,基本上每台手术都不错过,经常熬夜,吃饭也不规律。不到一年时间,我开始消化不良、记忆力减退,肝脏指标异常。

当时我的心立刻悬了起来,马上就找主任开了护肝片,输了几天水,以为很快就能恢复,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再次复查的时候,各项指标更高了!我分析指标急性升高,可能是药物副作用的原因,就停止了用药,让肝休息休息,还改变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做了全面调养。过了20多天,再去检查时,一切指标恢复正常。

你看,作为医生的我,即使知道药物有副作用,但如果不复查,也不会想到它对脏器的影响这么大。所以当医生告诉你需要随诊复查,那就一定要谨遵医嘱。这样,才能及时观测到指标变化,了解药物疗效。

三、住院或者手术

说完了“随诊复查”,我们再来看第三个:“住院或者手术”。

一旦医生给出住院或者手术的建议,这很可能意味着病情在急剧发展,需要临床干预或者直接手术治疗。如果仅仅住院治疗,你也不要太过担心,现在的医学很发达,治疗手段也很多,所以大多数疾病住几天院就可以了。

下面我具体说一说手术。对于手术,无论是医生让你择期还是马上进行手术,都说明疾病达到了治疗标准,或者严重到了一定程度,可能已经影响了其他器官,甚至威胁到生命,你一定要听取医生意见。在这里我重点想聊一下,手术后病人就安全了吗?很多时候也未必,而是要在手术后找出真正的病因,再加以干预,才可能减少复发或做到不复发。

几年前,我遇到一个病例,是一个12岁的小女孩,也是我见过的最小的胆囊结石病人。手术很成功,但是术后半年,她因为胆囊结石复发又来做第二次手术,当时我既震惊又不解,怎么短短半年就复发了?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是她爷爷连着三年,每天给她吃三个蛋*,长期高胆固醇饮食造成了她的问题。在第一次手术后,因为这个习惯一直没改,所以结石在短时间内再次复发。专科医生在给她爷爷做了相应的指导后,孩子的胆囊结石再也没有复发过。

你看,不找到病因,手术后也会照样复发;找到病因,改变了习惯,就有可能根治。当然,像“没事”“随诊复查”“住院和手术治疗”,这三种情况并不能涵盖所有的诊断结果,背后还有很多其他差别。在听的时候,你也要学会发问。

四、如何正确向医生提问

看病最怕的是患者不问医生,自己做诊断。

向医生提问是有技巧的。这里有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自我诊断。自我诊断型患者喜欢在网上搜一些相关病例,自己对号入座。这样很容易造成自我误诊,不仅自己吓自己,还有可能延误病情。比如,很多人见到医生喜欢说:“我觉得我好像得了胆囊炎”“百度说我这个应该是胃溃疡”。其实,这些对于医生来说都是无效信息,只会耽误治疗时间。

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把最后的诊断权交给医生,向他坦诚表达你的信任。因为大多数医生都经历了至少五年以上的专业学习和大量的临床实践,再加上精密仪器的检查,所以请你对医生有足够的信心,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向医生询问时,尽量不要用封闭性问题,而要使用开放性问题。比如,你可以问:

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个病对我以后的生活或工作会有哪些影响呢?我适合哪一种治疗方案?尽量少用“是不是”“要不要”“能不能”。

我特别为你准备了一个问题清单,放在下方,你可以对照参考。问题清单:

1.我的身体怎么了?是哪的问题?2.没事是一点毛病都没有吗?还是有点小问题?3.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能不能根治?4.对我以后的生活或工作会有哪些影响呢?5.需要吃药吗?不吃药行吗?有没有其它治疗方案?6.这药要吃多久?后面能不能减量?什么时候能停药?7.这药的副作用大吗?主要有什么副作用?8.我适合哪一种治疗方案?有什么好处和坏处?9.什么时候需要复查呢?应该复查哪些项目?10.从医院回去后,我要注意哪方面的问题?不过这么多问题,你可能记不住。那我推荐你记住下面三个最常用的问题

三个主要问题

1.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能不能根治?

2.什么时候需要复查呢?应该复查哪些项目?

3.从医院回去后,我要注意哪方面的问题?

五、总结

好,讲到这里,《如何听懂医生的诊断结果》这一讲就讲得差不多了,我们来简单地总结一下。

首先,医生说没事时,通常说明问题不大,或者没有达到疾病的标准,你没必要吃药或者做手术,但一定要做好自我管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其次,医生告诉你需要随诊复查时,意思是检查结果显示离疾病很近,要马上采取恢复健康方向的措施。

接着,重点说了无论是择期手术,还是急诊手术,都需要找到病因,改变不良习惯,才能减少复发,甚至达到不复发。

最后,向医生询问时,尽量不要用封闭性问题,而要使用开放性问题。

声明:以上信息仅供您参考。如有任何问题,请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推荐阅读:

合格的早餐和不合格的早餐,有图有真相!

乳腺癌患者:牛奶豆浆能喝吗?哪个好?怎么选?(收藏)

乳腺癌患友: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更新版)

肿瘤患友如何管理一日三餐?(更新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