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入推动发展及规范微创保胆的理论与技术,由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内镜微创保胆专业委员会主办,医院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内镜微创保胆学术大会”,于年7月2日-4日在吉林省吉林市隆重召开。
大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会长李兆申院医院田伏洲教授、医院肝胆外科陈训如将*等6名全国知名肝胆外科大咖,共同担任大会名誉主席,中国保胆首席专家刘京山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医院杨玉龙教授、医院王宏光主任担任大会执行主席,医院胡海教授等19名全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担任大会共同主席。
大会名誉主席/医院肝胆外科陈训如将*(左二)
大会主席/中国保胆首席专家刘京山教授(右二)
医院肝胆外科陈卯医师(右一)
来自全国各地省内外的内镜微创保胆专家、学术委员代表等业内精英,共百余人出席了此次大会。作为贵州地区内镜微创医院,医院肝胆外科陈卯医师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大会名誉主席/医院肝胆外科陈训如将*(左二)
医院肝胆外科陈卯医师(右二)
“保胆手术对于胆囊息肉是一种有益的手术方式,既避免了无谓的胆囊切除,也可以发现早期胆囊癌。”国家级保胆专家、医院普外科主任刘京山教授指出:“胆囊癌仅占胆囊息肉保胆病人的0.2%,为仅0.2%的病人要切除99.8%的病人的胆囊,确实需要反思。”
大会主席刘京山教授在会上发言
空*医院鲁建国教授表示,60%的胆囊癌患者合并胆结石,胆结石患者的胆囊癌风险比正常人高出3倍。如果为了避免胆囊癌而切除胆囊,每避免1例胆囊癌发生,需要切除个胆囊,而其中超过25人会再发胆管结石,50人可能发生胆管损伤,后期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
本次会议学术内容丰富、紧跟医学前沿、学术氛围浓厚,全国数百名顶尖专家们,通过专题演讲介绍了内镜微创保胆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参会代表们奉上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此次学术大会的召开,与众多医学同仁共襄盛举,不仅开阔了眼界,交流了学术观点,更对规范保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认识。”医院肝胆外科陈卯医师表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等因素,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发生率逐年增高,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由于上世纪内镜技术不发达,人们对胆囊功能认识不足,胆囊切除术一度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标准,大量健康的胆囊与胆结石一起“同归于尽”。
胆囊与生俱来,受之于父母,进化于千万年,必有其用。这不仅仅是直觉和信念,胆囊功能的多样性和重要性已为医学所证实。胆囊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在消化、吸收、免疫和维持胆道系统内环境平衡稳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胆囊的健康关乎着整个身体的健康。
毫无疑问,盲目切除胆囊是错误的观点,即便把人看作机器,把胆囊看成一个部件,如果出问题了,也应该修复它,而不是一切了之。
张宝善教授高举保胆大旗
“事实证明,胆囊切除手术后会发生诸多问题,如消化不良、十二指肠液返流、胃食管返流、结肠癌发生率增加、胆总管扩张和结石发生率增加、胆总管损伤及胆囊术后综合症等,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陈卯医师表示,保胆取石技术具有创伤小、手术安全、取石干净等优点,几十年国内肝胆外科专家们孜孜不倦的探索,已经显示了认识与防止胆囊结石形成的无限潜能。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如今全国已有医院开展微创保胆取石术,集中在北医院。截止目前,作为贵州保胆取石先行者之一,医院肝胆外科手术团队已成功完成一万五千余例三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成功保住了患者健康的胆囊,医院在微创保胆取石手术质量和数量上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解惑胆囊“切”还是“保”?
得了胆结石究竟如何选择,“切胆”还是“保胆”呢?很多患者面临着这个问题。医院陈卯医师指出,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在于,胆结石的症状和并发症都是由结石引起的只需要消灭结石,无需连胆囊一起切除。保胆取石的目的是保全胆囊的功能,让胆囊继续为人体服务,那么保胆的原则就是要保留有功能的胆囊。因此,对于胆囊有保留价值、胆囊收缩功能良好,保胆意愿强烈的胆结石患者,都应尽量选择“保胆取石”;而对于胆囊已经失去功能的患者,则应及时切除胆囊。
解惑我的胆结石不痛可以不治吗?
陈卯医师:在刚刚结束的第八届全国内镜微创保胆学术大会上,专家们普遍认为,静止性胆囊结石并不都是永远无症状,更不是对人体永远无影响,而是人体内一个‘不定时炸弹’。保胆取石除了取净了胆囊内结石、保留了胆囊和胆囊功能,还可以预防因胆囊结石引起的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胆囊癌等关联疾病,降低关联疾病带来的死亡率。因此,尽早治疗,及时将胆囊结石关联疾病扼杀在摇篮之中,是治病,更是防病!
声明:本文图文资料均采集于医院,仅作真实案例学习、交流使用。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资料,版权均属医院所有。请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