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处于两轮科技红利之间,5AIoT(5G+AI+物联网)将成继移动互联网后,下一轮科技红利最大的机遇。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连接数趋于饱和,但伴随5G、wifi、AI等技术发展、成本下降,以及场景逐渐成熟,物联网的机遇才刚刚展露。智能汽车在物联网各应用场景中率先落地,自动驾驶是AI技术的试金石。智能家居从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扫地机器人、智能灯具、智慧传感器等领域落地,将持续改变普通人的生活。此外,可穿戴设备中TWS耳机、智能手表等开始普及,IoT亦在商业、工业、城市治理等ToB场景中广泛应用。我们持续看好5AIoT投资机会。
5AIoT是下一轮科技红利最大的机遇
移动互联红利逐渐减弱,物联网时代启航
移动互联网单位流量成本持续下降、物联网模组成本下行,使智能汽车等物联网应用得以快速成长;另一方面,用户习惯逐渐培养、应用场景逐渐形成;我们判断,物联网带来的投资机遇将持续快速涌现。
1.全球智能手机销量自年见顶。回顾全球市场:自年全球第一部量产智能手机苹果问世至今,智能机销量持续快速增长,CAGR超过30%。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达到峰值14.7亿部。但年、年、年智能机销量均已出现下降。其中:年销量下降0.1%、年销量下降4%、年销量下降2%。
2.移动互联网单位流量成本持续下降。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三大运营商的流量平均资费不断下降。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单位流量成本由年的元/GB显著下降至年的6元/GB,累计降幅超过95%。流量持续大幅降价,驱动短视频、O2O等爆款应用的爆发。
3.WiFi蓝牙连接速度显著提高、连接延迟时间、连接功耗、连接成本持续降低,IoT有望加速发展,成为下一个重要流量入口。
自年建立.11a/bWiFi协议至今,WiFi技术已经发展至第六代(.11ax)。经历了20年的发展,WiFi的传输速度、支持频率逐步增加,特别是WiFi6增加了1-6GHz的ISM频谱,能够满足工业医疗等领域的低时延、高精度的需求。同时,WiFi技术的发展及大规模应用,也使得芯片的成本显著降低。年以前,WiFi芯片售价均值在5美元以上、年已降低至1美元以下。后续随着WiFi技术的进一步落地及价格的进一步下探,其有望大规模应用在物联网领域。
自年爱立信推出蓝牙技术以来,蓝牙技术标准从1.1到5.1版本,共经历了10次升级。特别是在年发布了蓝牙4.0技术标准,大幅降低了蓝牙的功耗(降低约90%),使更多终端尤其是移动终端设备的联网化成为可能。年发布了蓝牙5.0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蓝牙的传输速度、传输距离(相较于蓝牙4.2标准,传输速度提高了1倍、传输距离提高了三倍、信息容量提高了8倍),并且功耗再次降低,达到毫安乃至微安级别,待机功耗降至毫安乃至纳安级别。蓝牙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物联网技术的普及。
4.连接数: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趋于饱和,物联网势头正盛。根据三大运营商披露的数据,年三大运营商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及物联网的连接数分别为13.28和1.57亿,而年则分别为15.95和12.31亿,连接数仅增加20%,而物联网的连接数则上升近7倍。据艾瑞全球AIoT连接量将由年的64亿个提升至年的亿个,4年CAGR为24.3%;AIoT市场规模也由年的亿美元提升至年的1.55亿美元,4年CAGR为23.4%。
5G和AI技术进步驱动产业机遇:5AIoT带来持续投资机遇
1.人工智能(AI)指利用技术学习人、模拟人,乃至超越人类智能的综合学科。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显著提升人类效率,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快速完成识别和复杂运算。此外,面对开放性问题,人工智能技术亦可通过穷举计算找到人类预料之外的规律和关联。自年“人工智能”概念首次被提出,AI技术“三起两落”。本轮人工智能腾受益于持续提升的AI算力对神经网络算法的优化,本轮大数据+算力提升的AI技术有望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训练和推理领域进一步提升效率。
2.5G、WiFi6、NB-IoT等新一代数据传输技术有助物联网在更多场景落地。5G凭借eMBB(增强移动宽带)、uRLLC(高可靠低时延连接)、mMTC(海量物联)等关键技术,其商业化进程不断加快。R15作为第一阶段5G的标准版本,仅支持eMBB。R15EarlyDrop支持5GNSA(非独立组网)模式,已在H1冻结;MainDrop支持5GSA(独立组网)模式,已在H2冻结;LateDrop包含了考虑部分运营商升级5G需要的系统架构选项,已在H1冻结。年6月,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了5G商用牌照,为5G的商业落地进一步扫清了障碍,也让中国成为美国、英国、韩国、瑞士之后,第五个发放5G牌照的国家。继R15标准之后,R16标准将支持eMBB、uRLLC、mMTC全部技术,受疫情影响R16将推迟至年6月完成冻结。5G的大幕已经拉开,据信通院及爱立信预测,年全球5G用户数将达到26.1亿人,5G流量将占到移动数据流量的45%。
WiFi6峰值速率不断提升,网络拥堵问题进一步解决,且能够与5G实现很好的场景配合。由于WiFi6采用OFDMA、MU-MIMO技术,峰值速率提升,同时解决了网络拥堵的问题。WiFi6速度快、提升了终端续航时间、降低了延迟,能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此外,WiFi6与5G配合将会实现全场景的覆盖,网络速率、节能敁率将得到大幅度提升。随着物联技术丌断的普及、应用,WiFi6市场有望得到快速持续增长。据IDC数据显示,我国的WiFi6市场规模有望由年的万美元增长至年的2亿美元。
NB-IoT纳入国际5G标准,助推物联网商用化落地。NB-IoT(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是由3GPP标准化组织定义的一种技术标准,是一种专为物联网设计的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窄带射频技术,其使用License频段,可采取带内、保护带或独立载波等三种部署方式,与现有网络共存。NB-IoT属于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技术(LPWA)的一种,凭借“大连接、广覆盖、低功耗、高安全”的特点,得到全球主流运营商和通信设备厂商的广泛支持。年7月,ITU-RWP5D会议上,NB-IoT正式成为5G标准,有望在物联网时代进一步推广使用。截至目前,全球已经有71个国家投资建设了张移动物联网,其中NB-IoT网络达到93张。据5G物联网产业联盟数据显示,未来80%的2G物联网行业应用将由NB-IoT承载,占物联网全部应用场景的60%;20%有语音、时延和中速率移动场景要求的2G物联网行业应用需通过其它技术承载。全球NB-IOT用年末的万迅速增长到年末的全球连接过亿。在年2月,中国NB-IOT连接也已过亿。
5AIoT落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