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GBT412352022英文版能源互联 [复制链接]

1#

GB/T-英文版能源互联网与储能系统互动规范

提供更多标准英文版。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能源互联网与储能系统在能量互动、信息互动、业务互动方面应遵循的原则和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能源互联网与储能系统之间的互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GB/T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GB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

GB/T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

GB/T能源计量数据公共平台数据传输协议

GB/T光伏发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B/T电化学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技术规范

GB/T微电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GB/T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GB/T公共机构能耗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GB/T能源管理体系惇能源基准和能源绩效参数

GB/T信息安全技术惇物联网感知终端应用安全技术要求

IEC(所有部分〉电力企业应用集成﹑配电管理系统接口(Applicationintegrationatelectricutilities—Systeminterfacesfordistributionmanagement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能源互联网energyinternet;El

以电能为核心,集成热、冷,燃气等能源,综合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能源系统与信息通信系统,协调多能源的生产,传输、分配、存储、转换、消费及交易,具备高效、清洁、低碳、安全特征的开放式能源互联网络。

[来源:GB/Z—,3.1.1]

3.2

储能系统energystoragesystem

由能量转换﹑存储装置和控制管理设备组成的系统。

注:储能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能源生产,消费的分离,可提高能源系统的运行技术和经济性能。[来源;GB/Z—,3.5.2]

3.3

能源互联网平台energyinternetplatform支撑能源互联网运营管理业务的信息系统。[来源:GB/Z—,3.7.1]

3.4

能源交易energytransaction

通过直接交换或媒介,在开放式交易平台上达成多能源生产﹑传输、分配、存储和转换的协议,实现多能源生产与消费的供需平衡。

[来源:GB/Z—,3.6.2]

4总体要求

4.1互动框架

能源互联网互动平台通过通信模块与储能系统采用标准化的信息格式,控制协议和开放的接口进行实时通信,完成和电、热、冷﹑气等各种储能系统的信息交换,以实现能量优化调度和业务交易,互动框架见图1。

4.2一般要求

4.2.1接入能源互联网的储能系统包括电储能﹑蓄冷﹑蓄热及储气等。

4.2.2储能系统应优先满足本地电能或冷热负荷需要,富余容量可参与能源互联网互动。

4.2.3能源互联网与储能系统之间交互主要通过计量仪表、传感器、网关等信息采集装置,实现各类储能信息的采集﹑汇聚,控制,完成能源信息的上传、下达。

4.2.4妳能源互联网应具备储能系统实施能量流动和调控过程所必需的基础物理设施、信息交互.功能、管理和交易规则等。

4.2.5能源互联网交易相关方可包括能源生产者、能源消费者、能源产销一体者,也可为受其委托的售能公司或聚合商,能源供应方需为供能质量负责。

5能量互动

5.1电储能与能源互联网的能量互动

5.1.1功率调节要求

电储能应具备有功功率控制,无功功率调节以及功率因数调节能力并满足系统功能要求。接人公用电网的电储能应同时具备就地和远程无功功率控制和电压调节功能。

5.1.2储能变流器要求

在额定运行条件下,储能变流器的整流效率和逆变效率均应不小于94%。储能变流器的待机损耗应不超过额定功率的0.5%,空载损耗应不超过额定功率的0.8%。

注:计算以上效率时不含隔离变压器损耗-

5.1.3储能动态响应特性要求

接人10(6)kV及以上电压等级公用电网的电储能,动态响应特性应满足以下要求/p>

a)储能系统功率控制的充/放电响应时间不大于2s,充/放电调节时间不大于3s,充电到放电转换时间,放电到充电转换时间不大于2s;

b)调节时间后,系统实际出力曲线与调度指令或计划曲线偏差不大于士2%额定功率。

5.1.4异常响应要求

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公共连接点电压、频率发生异常时,应能按照GB/T规定的方式运行。

5.1.5电能质量要求

参与能源互联网的能量互动的电储能应满足如下电压质量要求/p>

a)储能系统接入公共连接点的谐波电压应满足GB/T的要求,间谐波电压应满足

GB/T的要求;

b)储能系统接入公共连接点的电压偏差应满足GB/T的要求;

6信息互动

6.1项目信息

6.1.1―储能系统宜提供清晰,准确的项目信息﹐包括储能项目建设信息﹑产品信息,检测信息。

6.1.2储能项目建设信息宜包含以下信息:项目建设地点及环境信息、设计及施工单位、储能系统规模及规划﹑储能安全及应急处理措施、接入能源互联网的方式及与能源互联网其他系统配合的要求等。6.1.3﹑储能项目信息宜包含以下信息:电压等级、产品可充放电容量/功率,性能指标﹑储能类别、应用场景等。

6.1.4﹑储能系统检测信息宜包含如下信息:检测机构信息﹑检测认证信息﹑验收信息等。

6.2运行信息

6.2.1电储能运行信息

6.2.1.1电储能系统实时数据可定期主动上送,上送周期可远程设置﹐上送信息可由能源互联网互动平台选择,包括但不限于:储能系统可充/放电量、储能系统电池乘余容量(SOC)和电池组健康状态(SOH)、电池单体及电池簇电压/电流/温度极值、充/放电状态。

6.2.1.2电储能系统可接收并执行能源互联网互动平台的指令。指令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储能系统的启停﹑储能系统功率调节、储能系统应用策略。

6.2.2其他类型储能运行信息

6.2.2.1接人能源互联网的蓄热装置应提供的信息包括:冷热电联供、电动热泵、锅炉等供热设备的能源消耗量、耗电量、产热量;储热设备的温度及储热量;各类热负荷耗热量;供热管道的压力、流速、流量以及供热设备的运行参数和运行工况等。能源互联网可对互动的供热系统下发热调峰调节量。

6.2.2.2接入能源互联网的蓄冷装置应提供的信息包括:电制冷等消耗电能供冷的设备用电功率,耗电量、产冷量和;吸收式制冷设备的耗热量﹑产冷量﹔蓄冷设备的耗电量,产冷量;各类冷负荷的耗冷量;供冷管道的压力、流速﹑流量以及供冷设备的运行参数和运行工况等。

GB/T-英文版bzfyw.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