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健康周刊虚惊一场还是健康提醒专家解读体检 [复制链接]

1#

海南日报记者侯赛通讯员张文婷

又到一年体检季,不少人经常会被体检报告上“甲状腺结节”“胆囊息肉”“肝囊肿”等结果吓得不轻,甚至寝食难安。究竟是虚惊一场还是救命提醒?今天,健康周医院健康管理部主任医师李晓峰为大家介绍一下体检报告上的那些常见病。

甲状腺结节:发病率高达20%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位于颈部气管两旁,形似蝴蝶。甲状腺控制着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调节身体荷尔蒙的水平,控制人体生长发育。

据统计,近年来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增长明显,且十分常见,平均每五个中国人就有一人罹患甲状腺结节,发病率高达20%。海南四周环海,人们有日常食用海鲜的习惯,摄入碘含量比较大,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更是有增无减。

甲状腺结节是否需要治疗,主要由结节性质决定。体检中发现的甲状腺结节绝大多数是良性的,不过,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与放射性接触、自身免疫、遗传等因素有关),所以鉴别结节的良、恶性十分重要,最主要的方法是通过超声或者活检来判断。

如果是良性结节,直径小于2厘米可随访观察,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B超即可。当结节大于2厘米,尤其是出现压迫不适症状,如吞咽不适、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情况,建议及时手术治疗。如果是恶性结节,原则上建议手术治疗。甲状腺癌手术效果很好,能够达到95%的临床治愈率,不必太过担心。

肝囊肿:多为良性,定期随访很关键

肝囊肿是在体检中比较容易发现的肝良性疾病,最多见的是先天性肝囊肿,可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大多数肝囊肿不生长、不恶变,对患者无威胁,即使囊肿破裂,流出的液体也对人体无害,而且肝囊肿很少会自发破裂。

因此,囊肿小于5厘米且无临床症状者无需处理,只需定期随访,每年做一到两次B超即可。哪些肝囊肿需要手术呢?如果是直径超过5厘米体积比较大的肝囊肿,囊肿继发感染,囊肿继发出血等情况出现,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胆囊息肉:六成是“吃出来”的

胆囊是人体存储胆汁的小仓库,长得像一个囊袋,挂在肝脏上。胆囊息肉是胆囊黏膜长了疙瘩样的小瘤子,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

非肿瘤性息肉占90%,基本不会癌变。65%的非肿瘤性息肉属于胆固醇息肉,与饮食高度相关,有脂肪肝的患者特别容易得胆固醇息肉。对于1厘米以下的胆固醇息肉可以每半年到一年复查B超,观察其大小、形态、数量的变化,无需手术。

剩下的10%为肿瘤性息肉,胆囊腺瘤占大多数。以下几个条件时,应该高度警惕:息肉单发;息肉观察1年呈持续性增长;息肉大于1厘米;中年女性有结石或胆囊炎症状或存在胆囊癌家族史。有恶变可能的息肉应及时手术。

肝血管瘤:多数无需治疗

人们总是谈“肿瘤”变色。当他们听说自己患有肝血管瘤时,可能会错误地认为自己患有肝癌。实际上,肝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而肝癌是肝脏的恶性肿瘤。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也是血管瘤的诱因之一。

影像学技术可以确诊绝大多数的肝血管瘤,如肝脏核磁共振(MRI)、肝CT、肝脏彩超等。5厘米以下的肝血管瘤可认为是“小血管瘤”,5-10厘米的是“大血管瘤”,10厘米以上的可称为“巨大血管瘤”。

一部分血管瘤会缓慢增大,但大部分血管瘤生长很慢。肝血管瘤基本不会恶变,也不会引起不适症状,即使是巨大肝血管瘤也很少会破裂,日常生活只需避免过度劳累、剧烈运动,避免肝区受外力碰撞即可,不用过度紧张。

对于临床确诊的典型血管瘤,一般每半年门诊彩超复查即可。如果患者血管瘤巨大,或有明显的不适症状,或与肝癌鉴别困难时,才需要治疗。手术切除确切有效,是首选方法。

总体来说,对于体检中发现的各类结节、息肉、囊肿等,建议大家既不必过于担心,也不可掉以轻心,该随访还是要随访。尤其是患有形态不规则有细碎钙化的甲状腺结节、逐步增大的胆囊息肉等,这往往是恶变的证据,应及时就医,请专业医生制定具体治疗方案。

原标题:虚惊一场还是健康提醒?专家解读体检报告“高频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