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正确认识ldquo保胆rdquo [复制链接]

1#
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是我们工作中经常遇到的胆囊疾病,常常会有患者带着体检的超声报告单前来咨询,“我体检时发现了胆囊结石,医生让我手术,我是保胆好?还是切胆好?”,对此,我尝试做出一些回答。

首先,胆囊是人体消化系统重要的脏器之一,它在浓缩胆汁、参与消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胆囊结石或者胆囊息肉的发生,使得胆囊正常功能受到了影响,尽管一部分患者只是体检时发现,并无自觉症状,但是往往会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影响正常生活。以往的观念认为,发现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切除胆囊是最直截了当的方式,这样胆囊病变消除,由之带来的疼痛、恶变等风险也就消失。但是,胆囊作为重要的消化器官,切除后不可再生,其功能更无法替代,而且,胆囊切除后胆管结石、结肠病变的发生率升高,均与胆囊功能相关。取石保胆、息肉摘除保胆,在处理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同时,保留了胆囊的正常功能,维持了消化系统的完整性,有利于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其次,胆囊手术在漫长的外科发展史中,经历了很大的变革,最早期的胆囊结石治疗,当时的外科医生同样认识到胆囊是具有重要功能的脏器,因此尝试手术取除结石,而并非切除胆囊,只是由于当时技术和设备的限制,无法明确结石是否取净,胆囊腔内状况如何,术后不久患者便再次发现胆囊结石,从此,胆囊切除手术似乎成为理所当然的手术方式留存了下来,但是,随着人们对胆囊功能的不断认识和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取石或息肉摘除保胆手术早已实现术中硬镜实时动态观测和操作,术中超声即时检查,不仅可以判断粘膜状态,还能够发现是否有结石或息肉残留的可能,手术技术和器械发展成熟,保障了手术质量。

再次,并不是所有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患者都适合保胆手术,我们在保胆手术前,会进行一系列胆囊收缩功能检测,术中还会对胆囊粘膜状态进行评估,对于收缩功能障碍、合并其它疾病、术中结石嵌顿、广基息肉、襞间结石、结石或息肉无法取净等情况,不适合行保胆手术。盲目的追求保胆、无限制地扩大保胆适应症和不规范的术后指导,都是保胆手术的不利因素。

最后,结石、息肉复发是保胆手术不容忽视的问题,正是因为这种复发的风险,我们才需要严格把控保胆适应症,并在保胆术后进行规范的治疗和生活指导,最大程度减小复发的风险。

总之,保胆和切胆只是治疗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的不同手术方式而已,目的是治疗疾病,不能盲目的把保胆手术作为治疗追求,只有保留功能正常的胆囊,术后胆囊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只有正确的理解胆囊的功能,正确的认识保胆的意义,严格的保胆手术适应症把控,规范的术中操作和术后管理,才能够更好的发挥保胆手术的作用。

作者简介:

杨涛

医学硕士,年毕业于第四*医大学,主要从事肝胆外科相关疾病的临床及相关基础研究,擅长:肝癌、肝血管瘤、腹腔肿瘤等的诊治、手术及相关治疗。目前担任陕西省康复医学会腹部外科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参编《外科手术学基础》,在国内外各种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担任:陕西省保健学会肝脏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版权所有(大众医学教育、作者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复制、转载或用于商业目的)欢迎各位专家及医护人员积极投稿·投稿邮箱:dzyxjy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