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丰慧:四大房企百亿囤地对楼市的影响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6月,10大上市房企(保利、复地、富力、华润、金地、绿城、万科、雅居乐、招商、中海)土地储备金额环比增长74%。其中万科、保利、金地、华润四大上市房地产企业共新增土地11幅,金额达到107亿元(7月14日《上海证券报》)。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火热火爆,在火热火爆中也暴露出迷局甚至乱局一片。从土地市场看,2007年的“地王”现象重现,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造就“地王”现象的竟然是国字头开发商。6月下旬,在北京,先有成都中泽摘走奥运村乡“双料”地王;随后中化方兴不甘示弱,40.6亿元拿下广渠路15号地,创造北京地王的“新纪录”;在上海,当地国企绿地集团拿下“今年上海最贵地”,投资金额达12亿元;在广州,广州城建集团竞拍下今年的广州地王,溢价高达154%;不光是北京地王、各地地王频频出现,一线城市里还史无前例地出现了“区县地王”的新称呼:保利地产凭借一次加价2.4亿元成为大兴新楼面“地王”的拥有者……“地王”的出现时间频率和刷新速度,都超过了2007年。与此同时,“土地”争夺战也随之产生。10大上市房企土地储备金额超常增长外,万科、保利、金地、华润四大上市房地产公司6月竟然囤地金额达到了100多亿元。国企不断刷新“地王”,大型房企争相购地囤地,一条“高调买地、提价卖房”的轨迹就勾勒出来了。大型房地产企业和国有房地产企业“交相辉映、百舸争流”式买地、囤地,接着将通过集中囤地方式垄断未来楼市资源,再以不断的房价上涨消化土地成本,最终导致房地产资源越来越多地向大型企业集中。从市场表现上来看,大型房企的房价涨幅和土地储备增长速度均快于市场平均水平。可以说,在这轮房地产暴涨中,国有房企和大型房企扮演了重要角色。国有房企和大型房企如此买地、囤地、创造“地王”的底气和实力来自哪里呢?底气来自企业本身的长期积累和规模实力,更来自“国有”和“大型”这个头衔。在这轮宽松货币*策指导下,信贷投放突破了历史水平,仅上半年就达到了7万多亿,加之,4万亿投资正在实施中。正在复苏的经济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大规模的流动性。而市场中的流动性是要寻找投资机会的。股市、楼市就成了消化多余流动性的两大市场,就成了富裕流动性要寻找的投机机会。而在这次信贷大投放中,国有企业和大型上市公司是银行的宠儿,特别是房地产企业。这些国有房企和大型上市公司就利用从银行借来的大量贷款开始疯狂买地、囤地,造就了“新地王”的出现。“地王”的最终买单者是购房人,而不是开发商。“地王”必然推高房价,这毋庸质疑。高房价的最终负担者是购房人。是买房者消化了“地王”创造者的成本。反过来,高房价必然引诱开发商创造更多“地王”,刷新“地王”记录。“地王”和房价对于市场、购房者来说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关系。当前我国经济确实没有从根本上走出金融危机阴影,企稳迹象的基础还相当脆弱。财*和货币*策确实不到转向的时候。但是,如果不调整结构,不严格监控信贷资金投向,使得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领域来创造一个又一个“地王”,进而推高房价。那么,这种以高房价为标志的经济复苏,我们宁可不要,百姓也不认可,只能给社会带来不利因素。必须明白,股市楼市泡沫只是繁荣和复苏的假象,而不是根本上的复苏,只是经济复苏的虚假反映,只会酿成更大金融风险。大型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企业不能是“地王”的创造者,也不应该是。希望国家出台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